
轮胎翻新行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 相关的政策、法规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我国现行的相关政策法规难以与_接轨,国内废旧轮胎综合利用企业缺乏公平参与_市场竞争的法律环境;加之行业没有实行市场准入制度和缺乏强力的监管等诸多因素,导致了行业的无序发展和企业的运营困难。这也是造成我国废旧轮胎资源浪费和二次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二、 废轮胎回收体系不健全
随着我国废轮胎产生量的大幅度增长,如何科学、有效地将分散的废轮胎回收是废轮胎资源综合利用的基础。由于废轮胎具有分散度高、体积大,回收和运输成本较高,且价值较低的特点,加之_缺乏废旧轮胎回收利用的有关政策法规,各级政府也尚未将废旧轮胎回收再利用纳入经济建设规划,正规的回收企业不回收废轮胎。各地废轮胎的回收主体均由进城拾荒的农民自发形成,他们以盈利为目的,出售的_标准_是“价高者得”,使得废旧轮胎回收后不能完全进入正规加工处理企业,给“土法炼油”和小再生橡胶生产提供了原料来源;而回收经营者的无序竞争,一方面使得有限的废轮胎资源得不到规范、合理地回收利用,另一方面层层倒卖和转运既浪费了运输资源又提高了废轮胎回收的市场价格。这些自发形成的回收群体既不到工商部门登记注册,也不到税务部门进行税务登记,他们的回收和销售等经营活动完全游离于_经济运行体制监管、统计之外。
三、 行业科技基础薄弱,科技人才缺乏。
四、 行业生产企业规模偏小,经营方式粗放
目前国内的废旧轮胎综合利用企业普遍生产规模偏小,难以形成产业规模;部分“三小”企业(小翻胎、小再生橡胶、小橡胶粉)依靠落后的生产技术和工艺,采取低成本、低价格和低附加值的粗放式生产经营方式,形成了高能耗、高排放的生产现状,对市场秩序形成冲击;特别是仍有部分生产经营都环保意识淡薄,受利益驱动,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继续从事“土法炼油”生产,对资源与环境造成灾难性破坏。尽快推进我国废轮胎加工利用生产方式转变,降低废轮胎加工利用产业能耗,防止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已刻不容缓。
五、 对废旧轮胎综合利用重要意义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